刊名:消防界(电子版)
主办: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
主管: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
ISSN:2096-0735
CN:12-9204/TU
语言:中文
周期:半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1516
期刊分类:环境与安全
期刊热词:
消防,消防安全,火灾,灭火救援,高层建筑,消防员,消防救援,防火,消防部队,消防支队,
1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相关规定
不同的隧道有着不同的消防等级,配置不同的消防设施。根据我国出台的《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》中的相关条款,以隧道的单洞长度,结合日均车流量以及隧道交通工程分级,确定不同的消防等级;然后再根据等级的选择不同的消防设施;通常来说,消防设施中包括了一部分必选设施和一部分可选设施。比如,对于单洞长度不足500 m的隧道,至少应当设置干粉灭火器与泡沫灭火器;单洞长度超过500 m,还必须配备泡沫消防栓。
2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
2.1 隧道外消防系统
这一部分根据其功能的不同,可以分成三大部分,一为消防水源,一为高位水池,一为下山水管。
消防水源的具体形式,根据隧道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来选择恰当的形式,通常有如下三种模式:第一种为拦河坝模式,就是通过拦河坝的方式,储存足够的水源备用;采用这种模式,从环境上来说要求隧道附近就有河流而且保证常年流水足够,同时必须进过地方政府的协商和认可,保证不会对上下游居民用水产生干扰。第二种为渗水井模式;当隧道附近的地理环境无法满足拦河坝模式获取水源的时候,可选择这种模式;这种模式通常也需要附近的水资源相对丰富,建设过程中,首先在河流边缘挖掘水坑,其容积和深度要保证可以符合水泵需求,然后使用石头将水坑四周围起来使之成为渗水井,要保证井壁具有良好的渗透性,同时在使用小石头填满井壁外缝隙起到过滤作用。第三种模式是水库取水,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;就是直接在周围的水库、湖水中使用潜水泵取水,通常现有水库、湖水距离都不会太近,所以需要大功率大扬程设备。第四种模式是打机井模式,这种模式几乎没有局限性,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该模式得到消防水源,机井打水既不需要附近有水源,而且使用的是地下水,所以地理环境影响相对较小;根据不同地方地下水丰富程度不同,其深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同。
高位水池的主要作用,是为隧道内消防栓提供具有足够水压的水源,之所以采用高位水池,是要充分发挥其高度优势,将势能转化为水压;所以高位水池的高度要求,根据隧道内消防最不利位置,使用消防栓的最低水压计算得出。
下山水管,就是用来连接高位水池与消防栓的管道。其铺设要尽量选择直线铺设,节省管道使用,同时尽量选择平坦线路;还有管道铺设最好不予房屋、电力设施发生关系,防止出现意外情况。
2.2 隧道口消防系统
这一部分同样可以分成三大设施。一是水泵接合器,通常将其安装在隧道洞口最右侧,这样一旦洞内有消防需求,消防车可以从最外侧车道进入,从而尽快为消防管网提供外加水源。二是室外消火栓系统,该设施同样以隧道最右侧,同样是为了方便火情出现消防车的使用。三是洞口消防管道,隧道外管道一般都是热镀锌钢管,进入隧道以后,根据隧道内的具体环境,实施埋地;需要注意的是,要做好相应的保护,另外管道必须拥有良好的防腐性能。
2.3 隧道内消防系统
隧道内消防设施的配置,首先要明确隧道等级,然后依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配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。依据相关规定,隧道内消防设备以相邻五个为一组,配备常开状态下的检修闸一个。隧道内最高位置, 必须设有符合相关要求的排气阀, 在最低位置,必须设有排泥阀。洞壁右侧必须在规定距离内(不超过50 m)具备消防设备洞,具体的位置以隧道照明、扬声器等因素来决定;消防设备洞中的设备箱中,至少必须具备干粉灭火器、泡沫灭火器等规定的消防设备;另外隧道内消防栓彼此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50 m;还有洞内还必须包括多用水枪、衬胶水等,方便当火情发生时,能够迅速投入使用。
3 隧道消防供水系统施工注意事项
首先,管道施工必须要求原土具有一定的夯实度,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土质,必须对其实施换填;管道铺设深度要求正常情况下必须超过700 mm, 农田环境下必须超过1 200 mm;隧道外条件不允许时刻使用架空管道,但必须保证支墩的稳固性。
其次,在建设高位水池、低位水池的过程中,必须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80 KPa,具体内容要严格依据给排水施工规范展开。
最后,管道井建设前,必须对地质条件实施全面勘查,并根据相关数据展开施工,施工中若发现数据偏差,必须迅速实施技术调整,确保建成以后各种用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。
文章来源:《消防界(电子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xfjzz.cn/qikandaodu/2021/0218/573.html
消防界(电子版)投稿 | 消防界(电子版)编辑部| 消防界(电子版)版面费 | 消防界(电子版)论文发表 | 消防界(电子版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消防界(电子版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