刊名:消防界(电子版)
主办: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
主管: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
ISSN:2096-0735
CN:12-9204/TU
语言:中文
周期:半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1516
期刊分类:环境与安全
期刊热词:
消防,消防安全,火灾,灭火救援,高层建筑,消防员,消防救援,防火,消防部队,消防支队,
随着社会的不断创新发展,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逐渐加速,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形式各样的结构新颖复杂、体量庞大、材料新奇、使用合理的高质量的综合性建筑逐渐应时而生。原有的纸质档案和分散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大数据和互联网+时代形势,实现建筑消防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立体化管理,是当前消防工程领域面临的重点和新挑战。
一、什么是BIM
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,翻译成中文为“建筑信息模型”,但是简单的走字面意思去理解BIM,是不合理的。BIM 本质是指将一个一个的数据转化成更加直观的信息,让人们在建造的过程中,每一个阶段都能及时获取看到记录、跟这个建筑工程有关的信息数据,让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加睿智、高效、合理。它并不是某个或某类的软件,而是技术人员收集、储存、使用各类有用信息,并信息进行分析、梳理和管理,让乙方在项目初期就能更好的立项、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在后期运营维护及建筑项目最终拆除的过程中更加简易、合理地对过整个过程进行计算分析,完成 拆除使命。
二、BIM技术在消防工程领域的应用
1、审查施工消防行政审批图纸的三维可视化数据。
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,BIM 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阶段。原本BIM 技术是一种三维数字化信息的技术,它通过工程项目中各个类别的信息收集,将整理后的基础数据进行建立模型,通过计算机模拟施工过程、梳理统计建造中所使用各种材料相关数据,准确发现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、安全、成本风险,继而工程建造过程中重点管理,合理用料,减少材料损失,降低成本,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,及早发现不同构件间的冲突,避免不同部门的返工,引发矛盾.严格控制项目质量、在提高安全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,同时还能高效准确地把握施工计划和进度。而在整个大楼建造过程中对重点部位进行管理,最终实现甲方对项目的的准确控制,施工方在实现质量高、进度快的同时,还能降低建造成本。
2、便于建筑内部情况数据化管理。
建筑工程利用三维建筑信息模型(BIM)平台,通过添加消防供水设施,消防报警设施,消防灭火设施等模块整理合并建筑构件、消防逃生通道、人员疏散和周边防火间距等信息,建立了消防工程设计图纸、工程防火的综合应用平台,与以往的消防使用系统相比较,数据更加精细完整,便于工程内部结构的数据化管理,有效提高了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效率。
3、提高管理单位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在日常演练中灭火救援的实际应用,保障了现场火场指挥者决策的准确性,提高人员存活率.
通过BIM 技术在消防设计施工领域推广和应用,把设计图纸可视化、工程方案协调模拟化 ,同时,对工程现场的临时设施、水电线路、道路街道、厂区民宅进行模拟布置,形成可视的的三维布置场景,让工程设计图更加具体、直观,赋予设计图纸生命力。根据实际演练,有效提升场地布置的合理有效性,从而提高消防灭火的实战性和指挥决策的准确性。
三、BIM技术在工程消防领域发展前景
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增加城市的不断发展,我国政府对建筑质量越来越重视,跟随大数据时代需求,跟紧市场经济的步伐,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并实现可观的收益,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指导政策,全行业推动工程建设信息化实施应用,最终BIM 技术应用于工程消防领域成为必要的趋势。
BIM技术以三维数字信息为基础,连接建筑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,并联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、图纸设计、技术设计、招标、投标、竣工移交、运营等各个环节,合并成了建筑工作整个寿命周期的信息数据模型。其在建筑工程领域智能化应用,有效解决了建筑系统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管理难题,不仅细化了智能化楼宇运行维护的机制,更是在后期实现了建筑工程安全性、节能性、高效性。即使BIM 技术在工程消防领域仍是一项新的技术,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新的难题,但坚信,在实践应用过程中,BIM 技术的优势将会不断被挖掘,逐渐优化完善、日趋成熟,今后在我国消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普遍,同时也给其他行业提供了借鉴。
综上所述,BIM 技术应用于消防工程领域,通过三维技术建立工程模型,实施模拟演练,及时优化调整不合理设计方案,提高消防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。
文章来源:《消防界(电子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xfjzz.cn/qikandaodu/2021/0718/1574.html
消防界(电子版)投稿 | 消防界(电子版)编辑部| 消防界(电子版)版面费 | 消防界(电子版)论文发表 | 消防界(电子版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消防界(电子版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